山水——游山篇

前几天我无意间看到钱文忠的酒事会,谈到了中国人有关于山水的看法。我回想起我这10年的经历,浅谈一下我的看法。

游山玩水,我们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期待,他寄托了我们摆脱工作、生活上各种繁杂琐碎的各种想象。现在文旅开始爆火,各大名山望川的人是络绎不绝。我玩水较少,但游山频繁。但每每游山多是乘兴而去,流连忘返,败兴而归。缘由以后有时间再专门讲述一番。每次游山归来,我禁不住问自己,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去山里。

第一次理解: 纵使晴明无雨色,入云深处亦沾衣

山中多云雾,凉爽宜人,又时有风。我很是喜欢沉浸在这种环境中,经常像效仿古人,建一小亭,叫上三五好友,带点酒,畅谈一下人生宇宙。累了便躺下,可以望着青树翠蔓、云深见寺发呆,任凭思绪四处飘悠。也可以闭上双眼,享受着清风的微抚,聆听山鸟鸣啼、流水潺潺。此行我们不为登山,只为享受这难得的良辰美景。

第二次理解: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

高处的风景很是壮观,可以俯看群山,可以极目远眺,往往此时我们壮怀激烈,心境开阔,有达成目标、苦尽甘来的舒畅、有一马平川的豪情、甚至有征服世界的雄心。除此之外,山顶的云海、日出、日落、雾凇,都是难得的美景。这时的我,此番来,只为登顶,去享受登顶带来的征服快感,去寻找、挑战和突破身体的极限,去体验山顶的那份开阔壮观。

第三次理解:可以是一个人的孤独,也可以是一群人的互助

后来我爬山迷上了野路。主要是一些上开发过度,路上全是观光车,每一两分钟过一辆,搞得路上乌烟瘴气。这时候,我发现了野路。循着野路,有一种探索前人足迹的感觉,但路上的人很少,空气比公路上好太多。记得有一次,我沿着一条野路走,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,中途没有碰到一个人,手机信号时断时续,发个消息很难,定位更是不准。在这一个多小时中,我也曾担心受怕过,害怕迷失在这深山之中,也曾大声放歌,享受这种短暂的与世隔绝。在这种兴奋与害怕交杂中,慢慢的完成一次自我的升华,或者是解脱。一个人走,总是格外的快,休息的时候,很喜欢胡思乱想,来一个人面对自己。直到前面逐渐开阔,人声逐渐喧哗,我走出了野路,既是欣喜,也有失落。路总是有尽头的。

当然,野路也不总是一个人走。有的时候,特别是在相对危险的地方,也会有一群人堵在那里,你会看到有人手脚并用、止不住下滑,她无法站立,如果没有人帮助,她可能会滑倒山底,滑向那危险的深渊。不过,这个时候人们会挺身而出,互帮互助。在我们的帮助下,最后还是帮她度过了难关。我也有时被这种氛围感染,不在那么内向,在互助之中完善自己。一群人走得远。

第四次理解:归来,也无风雨也无晴

现在,我依旧爬山,不过只是为了能够抽出时间来享受这自然,这清风流水,这日出日落,这鸟鸣山幽。用一个睡不着的午觉,什么都不干,摆脱永远处理不完的琐事,安顿自己漂着的内心,学会和享受闲。以后上山,不为登顶,只为闲。

Donate
  • Copyright: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. For commercial reprints,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. For non-commercial reprints,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.
  • Copyrights © 2023-2025 John Doe
  • Visitors: | Views: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